欢迎光临
专注于最新的网络红人动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哪里 这句话表面的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哪里?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短短的十个字,蕴含的意义却贯通整部《道德经》。要是放开来说,这个题目能说的很大。

我尽量简洁的回答。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表面的意思就是说,天地不仁,将万物视同于祭祀用的“刍狗”。圣人不仁,将老百姓视为祭祀用的“刍狗”。

祭祀用的“刍狗”,是用草扎成的草狗。祭祀完了之后,往往就被丢弃。这种用草做的便宜东西,往往被人视作低贱和无价值。

我们现代人看“仁”这个字的意思,它包含着同情、关爱、帮助他人等,是一种主动的思想情感。这个现在这个“仁”的概念,要是放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再理解老子的这句话,便会觉得这句话似乎有些问题。天地和圣人似乎显得很冷酷,把万物或者百姓用完就随手扔掉。

好在老子还说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还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所以我们看出来,老子的这个“仁”,和“上善若水”“常善救人”是矛盾的。

那么老子的这个“仁”究竟是什么?

我们先看看孔子怎么说“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认为“仁”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而礼是什么?

孔子的“礼”是儒家德治文化的重要概念。“礼”就是按照贵贱亲疏有别的原则,将万物分为三、六、九等,建立一个上下尊卑不可逾越的秩序,不同层级的人享受不同待遇。

那么就很明显了,在孔子的儒家文化中,“礼”就是“仁”的外在体现,而不同层级之间不可逾越的秩序就是“礼”的规范。

问题看出来了吗?老子是那种认为万物要分三六九等的人吗?

当然不是,老子的主张一向是“天下万物平等”。

所以老子非常嫌弃“仁”这个概念,他说:“大道费,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仁”在当时就代表着将人分出不同阶层,将万物分成不同等级对待的主动行为。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就容易的多了。

天地不认为万物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不会在万物和刍狗之间分出一个尊卑贵贱的层级,万物和刍狗一样平等,而且各有各的用处,绝不能相互替代。

再来看看“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更容易明白了。

圣人对待人就像对待刍狗一样,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违反人的本性,应该让大家自由自在。

这么看来,“万物”“百姓”“刍狗”都是一样的,而人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层级之分。

天地间的秩序本来就是应该建立在没有层级划分,众生平等的基础上。人类之间区别对待的行为,早晚会消磨在天地宇宙之中。

我以为可从两个角度来谈这句话:一,刍狗的意思;二,这句话的产生年代。

首先,刍狗这个概念大家已经解释过很多,相信读过《庄子》和《淮南子》的人都不会陌生,即祭祀时所使用的用草扎成的狗,而河上公与王弼的解释则是错误的。现代不少注家也都对此没有什么太大疑惑(胡适依据王弼本,也是错的,钟泰做过批评),认为刍狗在祭祀时很重要,过后便被弃之不顾。差别处仅仅在于,有人以为天地在此意味着与世无关,有人则以为刍狗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对天地而言是重要的。到底哪个对?其实当代对《老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他文献如《庄子》上,这些年因为刘笑敢重提陈寅恪的“格义”问题,遂导致学界越发重视文献自身的问题,譬如《齐物论》,这种认识不可能是老子的,因为然不然,可不可,一看就是名家流行的内容,而庄子更是直接引述了惠施的命题,又批判了公孙龙的三个论题,从郭店简的年代看,公孙龙至少不能早于老子原本,那么,庄子的思想应该是新认识,所以王博在谈到类似的“老聃之言”(《德充符》)时就指出这其实是庄子的观点,而非老聃的。

因此,用庄子的齐物来说老子认为万物与天地齐一显然就是错误的。

其次,就这句话的年代看,它不会太早,因为“万物”是墨子以后的用法。而老子这里使用的仁,有爱的意思,明确把仁与爱等同起来的,便是墨家。刍狗从尊贵到被丢弃——《淮南子》说草狗会被人拾去烧火用,体现了万物从生到死的枯荣变化。爱,则欲其生(恨,则……),与这句话近似的意思在《论语》里出现过,是个逻辑诘难,那么,爱与生是关联在一起的,如果天地仁,万物就不会由繁荣转向衰败了。

所以,老子的意思应该是说,万物都遵从事物生死交谢的规律,而天地也遵从这种规律变化,如果仁(爱),则物将有生无死,有荣无败。

另外,明确提过天地仁义的,是《管子》四篇,其写作于战国中期,最晚还有秦汉作品,《老子》可能是反驳它的。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走红吧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哪里 这句话表面的意思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