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的阴谋?这个难度比较大,因为阴谋越大越高,其一般集团地胆量越小,也越容易败事,即使成功也会很快败亡。文官,一般而言都会遵循法统、正统和官场伦理,不会随便做出如此出格地事情!!因此,土木堡之变另有原因与强大地背景势力!正德天启之死也是如此。
明英宗距离靖难之役不远,此次靖难之役勋贵尽没,北方朱棣王朝三大营军队尽没……
正德,明孝宗之子。孝宗获得了巨大滴政治成就,如果儿子再如此,王朝势力平衡从此改变!因此,敌对势力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点,估计正德帝自我也清楚,所以才有了不为称道滴名声……
天启时代更是艰难,因为万历有了灭如此之高地王朝功臣——张居正之后地恶名,朝堂恐怕更加凶险……包括崇祯帝……
明朝中后期朝廷有一种现象武将的地位很低,朝廷的争斗主要集中在文臣与宦官之间,而武将只能成为这二者的附庸,这种现象的造成既与开国时期朱元璋的屠戮功臣有关,更与土木堡一役将靖难之役后留下的功臣子弟几乎全部葬送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臣武将的平衡被打破
在明朝开国之始,开国和靖难之役留下来的功臣子弟在朝廷中的地位是极高的,并且大多数皆为武将,所以他们大多是武将们的代表,那时的明朝的文臣武将是并行的,没有谁碾轧谁一说,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出身的原因武将的地位同比下还高一点。可是土木堡这一役葬送了绝大多数的功臣子弟,之后剩下的要么年幼、要么无能,自此大明开国时期文臣武将的平衡被打破了,也正是因为平衡的打破,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才会继续扶植宦官与文臣集团对抗。
文官趁机夺权
土木堡之变后由于功臣子弟的覆灭导致朝中文官乘机夺取军权,打破了之前文官不能插手军队事务的传统,自此从朱元璋时期就已设立的掌管天下兵马的都督府名存实亡,天下兵权尽归由文官掌控的兵部。之后也就出现了一代名将戚继光的辉煌功业,也是建立在依靠张居正的前提下,在张居正去世后,一代名将戚继光也落得晚年凄凉的下场。
结语
由于明朝文官排斥一切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导致明朝的党争比历代都残酷,明朝的灭亡与文官的失控有着密不可切的联系,可见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任何一方,当平衡被打破,任何一方于国都是很可怕的。
明朝在初期没有抬高文官贬低武官的现象,也没有抬高武官贬低文官的现象。但在土木堡之变后,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政治倾向,那就是文官系慢慢壮大,武官系根本说不上话。一直到明末,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是如此。那么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武将为何彻底陨落,而文官集团能始终撑住场面呢?当时由于文化和社会氛围因素,旧的蒙古制度已经和新社会产生了冲突,土木堡之变只是一个契机。当时以及选拔与考核标准,都是不折不扣的儒家士大夫来源。他们从晚唐就开始了一种对武力阶层和非儒家社会精英的刻意排斥。每个朝代基本都一样,玩笔杆子的,头脑和心思肯定要比玩兵器的多。战争时期还好,和平时期武将基本插不上话,再说皇帝也不希望武将势力太大,威胁政治。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不仅失去了最精锐的三大营,还搭进了几十位重臣良将,整个朝廷的军政几乎断层,明朝开始由强转弱。
一、政治上
当时明英宗为了彰显大明威仪,亲征时还把满朝文武基本上都带了出去,打个仗还要搬个朝堂过去?结果被手握兵权的王振胡乱指挥下,遭遇惨败,跟随的满朝文武基本上都死完了,包括战功赫赫的张辅、成国公朱勇 、兵部尚书邝埜等名将,以及户部尚书王佐为首的文臣团队,这些几乎是永乐朝后慢慢积累起来的全部精英了,都是当朝的支柱,国之重器啊,一朝散尽。
另外像张辅、朱勇等人都是各自家族的支撑,死于此役后,各自家族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相对削弱许多,也给之后的宦官集团的得势埋下了因果。
二、军事上
朱棣亲自下令组建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人数不多,但却是精锐中的精锐,神机营的火器配合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骑兵凿阵、步兵冲锋,连精锐的蒙古铁骑也要抱头鼠窜,是朱棣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精锐嫡系部队。
但就是这么一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关键胜负的精兵,竟然几乎全丧命在这一场大溃败中,没起到丝毫作用。
更可惜的是数万只火器的丢失,以及各种技术的改进研发都因许多人才的丧失而极大的延后。之后虽然重建三大营,可战力已经再不复从前了。
朱棣朝留下来的几十万大军损失过半,只留下十万老弱守北京,自此后明军对蒙古骑兵的主动出击转为退守。
三、尾声
“土木堡之变”几乎让大明朝的文武权臣死伤一空,朝堂权力为之断层,使得代表皇帝意志的宦官内侍权力得到答复提升,与朝臣相互制衡,为之后混乱的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