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谁挖的?定陵当年是在郭沫若,吴晗等人的推动下挖掘的,郭沫若非常热衷于挖掘帝陵,曾说过自己这一辈子最想挖的帝陵是秦始皇陵,李治的乾陵和朱棣的长陵,但由于之前没有挖掘帝陵的经验,所以他们调查研究后决定先挖万历皇帝的定陵积攒一下经验(试试水)。
1956年,定陵地宫被打开,出土了明神宗万历皇帝、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余件,包括各种衣冠服饰、宫廷器物。
其中,首先没有被保管好的,就是上面这件万历龙袍。
因为技术的原因,定陵的发掘痛失了哪些珍贵文物?
当时是用普通的房子作为文物库,里面的温度、湿度都不适合保存文物,导致许多丝织品都很快遭到破坏。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珍贵的龙袍已经是碳化碎裂了,类似这样的破坏还有很多。
当时,沈从文想去看看这些织锦,去的时候,发现技术人员在装裱的时候,露出来的是反面。沈从文觉得奇怪,说不应该露出正面吗?
技术人员答:研究结构不也应该看反面吗?
沈从文当场指出,要研究反面,也不需要全部露点出反面,只需要露点出数公分不贴就好了。
这其实就是装裱的错误,可见技术人员也是不懂装懂。
除此之外,还有定陵出土的三具金丝楠木棺材,尺寸高而深,成年人弯腰伸手还摸不着底部。然而一些工作者把该棺材挖出来想存放到仓库的时候,由于仓库已满就干脆把这些棺材给丢在山脚了。数日后,考古专家得知此事,派人去寻回时,这三具金丝楠木棺材早已被山民们捡走了。
定陵共出土了3253件金器、银器、玉器、瓷器、丝织品等文物,光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就多达600多件,其中尤以万历皇帝身穿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学过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出土前文物长期处于一种密闭、无光、缺氧、湿润的环境中,如果环境被突然改变,就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的反应,破坏文物自身的稳定性。
所以,一般都要在未挖掘前对环境进行采样,以便为文物的保存提供一个样本。
可遗憾的是,当时参与挖掘的考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急于求成,在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就仓促打开了地宫的大门。
刚出土时,这些丝织品鲜艳夺目,跟新的一样,但很快就被碳化,不仅颜色发黑质地发硬,连纹理结构也看不到了。
再加上当时保护文物的技术、观念落后,安置文物的库房设施简陋,出土的文物纷纷变成了碎片,失去了应有的研究价值。
尤为可惜的是,制造龙袍所用的缂丝技术工艺复杂、非常独特,现如今已经失传了。
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展品,都是根据当时的图片和人们的想象,做出来的仿品。
金丝楠木的好处就是质地坚硬绵密,它们对保护条件要求最低,可惜在棺椁复制品制作完成后,当时的定陵博物馆办公室主任不知道是接到谁的指示,还是自作主张,认为原来的金丝楠木棺椁“没有用了”,让工作人员予以破拆,只留下了棺椁的铜环,然后把棺椁木板全部扔下了山崖。
扔到山底的棺椁木板被一些当地人捡起,有的老人把它们改制成了自己的棺材,有的山民把它们改制成木箱木柜,据说他们家里的小孩子调皮,钻进木箱子里,因为盖子太沉顶不动,后来被憋死在了箱子里。
事发一周后,帝后棺椁被扔的消息传到了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耳中,夏鼐赶紧找人去搜寻,早就踪迹全无。
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尸体虽然早已腐烂,但全身骨架完好,后来被考古人员用铁丝联结固定后,放置在了定陵博物馆内。定陵挖掘后没过几年,就赶上了动乱时节,内部的小将们在一次冲击中,号召聚起的众人先是用大石块把它们砸烂,后来干脆付之一炬。
定陵发掘后,三千多件文物在小平房里呆了近六十年,一直到2015年,才被移入专门的新建地下文物库中,在这段期间,由于保存条件较差,很多的纸质典籍也遭到了不可逆装的损坏。
总结:定陵文物遭受如此大的破坏,国内甚至有人把“考古”和“盗墓”等同起来,人人不屑于考古,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定陵是一个教训,它教会我们,面对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敬畏才是最该有的态度。
1958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曾建议发掘一座明代皇陵来做历史研究,最初力荐挖掘明成祖朱棣的墓,他认为可能在长陵地宫中找到失传已久的《永乐大典》,但长陵规模实在太大,经过多方勘探都没有找到入口。于是退而求其次,瞄上了万历皇帝的定陵,然而,定陵的发掘中,由于当时的技术原因,太多的文物遭到破坏,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这也是此后国家严禁主动发掘帝陵的原因。
一、墓中丝织品损坏严重
由于技术条件太差,定陵出土的丝织品损坏严重。最为珍贵要属万历皇帝身穿的缂丝十二章衮服(也就是龙袍),这可不是普通的龙袍,堪称一件绝世的艺术品。不仅图案精美,而且使用的缂丝技术是非常独特的,当时已经失传。其他出土的丝织品也由于保护不当,被扔在普通库房堆放半个世纪,丝织物碳化严重,已经无法修复了。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展品,都是根据当时的图片和人们的想象,做出来的仿品。
二、墓中珍贵字画损坏严重
和丝织品的出土条件一样,字画对环境的要求也同样严苛。深埋地下数百年之久的名贵字画一旦遇到空气,就会迅碳化,直至消失不见。
目前,定陵中保存下来的文物都是不易变质的金银、瓷器和玉器,并没有见到任何字画的痕迹。历皇帝曾酷爱读书,他的陵寝不随葬任何字画好像说不过去。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那些珍贵的字画,由于保护不当,被永久损毁了。
三、墓中的陪葬木人消失殆尽
定陵中,在孝靖皇后的棺椁边上,放着12口箱子,这些箱子中,除了铜器、锡器、玉带、等物,最奇怪的就是编号为8和9的两口木箱子,打开着两口木箱子,考古专家当时就愣住了,这两口箱子里,竟然装得都是陪葬木人,可惜的是,因为接触到空气,这些木人迅速失去了生机变得粗糙干瘪,成了一对木渣。
四、墓中棺椁和皇帝、皇后尸骨
刚出土时,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躺在上等的金丝楠木椁室里,骨架完好,头发还有光泽。但是当时定陵的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嫌地宫脏乱,就命人把本身质地坚固的棺椁全部扔出去了,虽然后来几经寻找,但再没见踪影。
如此对待珍贵文物,当时考古观念之落后,可见一斑。后来,残存的帝、后尸骨也没躲过一劫。文革时期,定陵被当做“四旧”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所以,我们现在无从研究万历皇帝真正的死因,无法再用当今的技术复原他们的容貌,无法追溯明王朝传承的DNA……剩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
综上,定陵发掘的意义明显弊大于利,学界大佬看到文物破坏严重,一时老泪纵横,纷纷上书中央要求严禁帝陵发掘,周总理批准了这一申请,自此之后再无帝陵发掘。